2011年新年伊始,中國陶瓷行業的巨型企業——唐山惠達陶瓷集團以6.5億元大手筆打造的惠達科技園正式竣工投產。這個占地面積達41.8萬平方米的新項目,主要生產的不是惠達的老本行陶瓷、衛浴,而是與之相匹配的不銹鋼水槽、龍頭、浴室家具等產品,甚至把櫥柜、木門等被惠達稱為“時尚家居”的項目也囊括在內,預計年銷售額達15億元。
在抓產品質量上,惠達不遺余力,曾經以“寧砸千萬件,不售一次殘”的氣魄傲視群雄。2010年,惠達卻在一個小小的產品上栽了個跟頭——在國家質監局發布的《2010年陶瓷片密封水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產品》名單中,標稱為 “HUIDA惠達”的一款廚房水龍頭,由于管螺紋精度、酸性鹽霧試驗和冷熱水標志等指標不合格,登上了質量“黑榜”。仔細審查一下這款水龍頭,它并不是由唐山惠達的直營工廠生產,而是由廣東開平市水口鎮中原水暖鑄造廠出品。顯然,這是惠達為了發展陶瓷相關領域而采取的代工模式。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,生產著大名鼎鼎的惠達牌產品,本該給自己提氣兒,沒想到品質沒控制好,反而給“東家”丟了臉。
公開資料顯示,惠達新竣工的科技園年設計生產能力相當大,單是高檔水龍頭就達150萬件。抓住了產量,惠達是否能夠真正控制住質量,不再出現“代工”惹來的質量之痛?